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院首页
警钟长鸣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正文
警钟长鸣

名为借车 实为违纪——官员违规借用车辆问题剖析

发布时间:2016-11-29

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通报,20161月至4月,全国共有16545人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受到处理。其中,查处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案件2246起,在所有违纪案件类型中位列第二。

梳理中央和各地纪委通报的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案件发现,公务用车改革之后,一些单位和领导干部变着花样,违规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企业、管理对象车辆的违纪问题屡屡发生,成为“车轮上的腐败”的一个新动向。

   

工作需要成为冠冕堂皇的托词

国家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后,没有了专用的“公车”,一些养尊处优惯了的领导干部特权思维尤在,便以“车辆少、任务重”为由,打起了“向企业等服务对象借车”的如意算盘。

河南省洛阳市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梁忆东早在2009年初至201410月就因“工作需要”,借用过某禽业公司的车辆。借惯了车的梁忆东,在20135月的一次局党组会上,再次拍板决定——找两个牧业公司购买车辆,借给畜牧局使用,并表示“这个事儿就这么定,出了问题我负责!”

在梁忆东看来,“借车主要是满足工作上的需要,不是什么大问题。若有人问起来,就说是为了公事”,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触碰了纪律的红线,最终受到了党内警告处分。

“借用车辆也是工作需要,再说我们也是出于节约政府资金考虑。”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樟湖镇镇长田林平指令镇政府的集体企业樟湖电力站,将一辆北京现代牌新车“借给”镇政府,并美其名曰“公车公借”,还要求企业“好人做到底,一切费用均由樟湖电力站报销”。

还有的领导干部将车视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打着“下乡检查、开展工作”的幌子,热衷于借豪车、坐豪车。

20136月,江西省高安市副市长席国华在市政府已为其配备公务用车的情况下,以下乡检查安全生产工作为名,向其分管的某私营企业借用一辆新购途观越野车当座驾,除用于下乡检查工作外,还用于个人办理私事,直至20153月才归还。

公与私之间有楚河汉界,决不允许随便跨越。表面上看,借用车辆是为了工作考虑,实质上反映出了个别领导干部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漠视和对作风建设雷霆力度的低估。说到底,领导干部向企业伸手借的是车,出借的却是手中的权力,受到党纪惩处则是必然。


被借者有求必应暗藏权力寻租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示好。一个单位、一些领导干部凭什么可以肆无忌惮地向下属单位或者分管企业借用车辆?被借车者缘何有求必应,甚至愿意一借再借?

“领导开口说借车,我们敢不借吗?能不借吗?我们公司有很多项目都要经过他们局立项审批,不借车怕以后有更大的麻烦。”由于借车给某局无偿使用,在纪委办案人员进行调查时,某工程公司的负责人大倒苦水。

可见,借用车辆的背后其实是公权的异化和滥用,一些企业慑于官员手中掌握的权力,敢怒不敢言,不得不“听话”,只要上级或者领导有需求,自当唯命是从。

借用车辆折射出了官本位和特权思想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依然根深蒂固。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原校长苏志武“一直违规超标使用公务车辆,违规占用下属单位车辆”就是典型。

20155月,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在“三严三实”专题党课中,曾经举例:“山西省某个厅原任厅长贪污受贿,家财数以亿计,可是还找私营企业老板借车,车用一段时间他认为旧了,就再张嘴找那个老板换新的,老板就得再给他买新的……敛财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

这些领导干部借用车辆,不是真正为了方便工作,其所谓的借只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逃避监督和惩处。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企业白白将车借出去,看似是“亏本买卖”,实际上必有所图,他们看中的就是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无偿借用别人的车辆,一些官员自然会以另外的形式“投桃报李”,这就给官商勾结、权力寻租埋下了隐患。借车,看似“小事儿”,却决不可“小视”。


借车决非顶风违纪的挡箭牌

那些打“借”字牌的领导干部,分明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当成了耳旁风。

“对于这种官员,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严惩不贷,决不能让借车成为违纪行为的挡箭牌。”河南省渑池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郭占忠认为。

纪检监察机关要以纪律为戒尺,密切注意违规借车等“四风”新动向,加强与财政、审计、公安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收集问题线索,对改头换面、隐形变异的违纪违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做到小错提醒、动辄则咎,强化不敢、知止的氛围。

专家建议,遏制违规借车行为,要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中“党政机关不得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者其他单位车辆,不得接受企业捐赠车辆”等有关规定,从车辆购置、维修、燃油等方面入手,建立车辆借用的管控长效机制,斩断利益输送链条,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刹住违规借车的行为,必须沥干借车带来的水分,将领导干部借用车辆的痕迹、开销统统置于监管的阳光之下,严肃查处以借车为名的违纪行为,让聪明者反被聪明误,让打擦边球者赔了夫人又折兵。

同时,更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畅通监督渠道,通过“四风”问题随手拍等方式,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形成无所不在的监督网,让违规借车问题无所遁形。

领导干部的屁股坐在从企业借来的车上,脑袋在做决策时难免就会偏向。所以,领导干部在有向企业张口借车的想法前,一定要琢磨别人将来会向自己借什么。时刻绷紧自律这根弦,是对自己的最大保护,否则,危险就在前方。


版权所有: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辽ICP备14002303号-2

学院地址: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松坡里129号  |  邮编:121000

招生热线:0416-3920766 3920767 3920768 3920770 39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