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箴是我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最早是指官员对帝王的劝谏。唐代以后,官箴始变为对百官的劝诫之词。清代的官箴集前代官箴之大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政理念,在当代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清廉的观念
清廉是从古至今廉政思想的核心内容,亦是清代官箴中廉政理念的重要内容。在各种官员的品德之中,“清、慎、勤”三者最为我国古代官箴所重视。这一产生于魏晋,经南宋吕本中传播而广为传颂的从政之法,在清代的官箴中不断被重复并强调。将“清”置于当官之法之首,亦可见其重要性。为什么清廉对行政者如此重要?清代官箴中认为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首先,清廉的操守是政治与社会清明与否的基础。由雍正皇帝组织编纂的《州县事宜》指出:“士君子立品自好,必曰砥砺廉隅。可见操守两字,严于家修。非必俟释褐登朝,而后讲究做清白吏也。然至服官,更为吃紧。盖操守者,出仕之根柢,必于此处立稳,则事功、经济由此而起。”清代官员袁守定解释称:“清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中,官员不仅是政府行政的执行者,还是政府以及社会的榜样。因此,官员自身的清廉与否,还会影响到周边的政治生态乃至社会风气。即如《御制人臣儆心录》所指出的:“大臣不廉,无以率下,则小臣必污;小臣不廉,无以治民,则风俗必坏。层累而下,诛求勿已,害必加于百姓而患仍中于邦家,欲冀太平之理不可得矣!”
其次,清廉是对官员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清代的理学名臣尹会一认为,清廉是做官的第一要务,不论官职高低,都要有清廉操守,只有做到清廉为官,才能坚守本职,不为外物所屈。“居官首重维清,察吏莫严于守,故爵位虽有崇卑,究以不贪为宝,才具虽有长短,要必无欲则刚,是操守实立身之根基,而持廉乃计吏之先务。”清代贤官陈宏谋总结清廉的重要性亦称:“廉政乃居官首重……操守不清有才亦无足。”
此外,清廉是对官员自己的要求而言,而非对外,以此要求来对待别人则会过于苛刻。如“一代名幕”汪辉祖就说:“清特治术之一端,非能是遂足也。尝有洁己之吏,傲人以清,为治务严,执法务峻。雌黄在口,人人侧目。一事偶失,环聚而攻之。不原其祸所由起,辄曰廉吏不可为,夫岂廉之过哉?盖清近于刻,刻于律己可也,刻以绳人不可也。”
二、 节俭的意识
清代官箴中的节俭意识是伴随着清廉观念而提出的,“欲教以廉,先使之俭”。要做到清廉,首先,官员要节制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过度的物质欲望,因为官员的俸禄有限,过度的物质追求会导致贪财乃至鱼肉百姓。其实对于官员而言,“数椽可以避风雨,不必广厦而大庭也;痴汉可以应门户,不必舞女歌童也;绳床可以安梦魂,不必花梨螺钿也;竹椅可以延宾客,不必理石金漆也;新磁可以供饮食,不必成窑、宣窑也;五簋可以叙间阔,不必盛席优觞也;经史可以悦耳目,不必名瑟古画也”。待人接客亦“当存古意,在诚敬不在侈靡。当以俭约率先,岂宜逐时竞尚!”其次官员还要控制家人的过度欲望,带领家人节俭。因为官员与其家属之间往往会相互影响,汪辉祖就认为“(官员)身之不俭,断不能范家;家之不俭,必至于累身”。再次,官员还要节制下属,避免工作中的铺张浪费。工作中铺张的后果是导致地方办公经费不足,亦会开启搜刮民脂民膏之大门。因此,官员要注意量入为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除正面的倡导外,在劝勉官员节俭时,官箴都会举出不能奉行节俭的危害,从反面论证其必要性。如汪辉祖就认为,官员如不奉行节俭,不仅难保清廉之名,甚至会危害百姓,终将殃及子孙。“资用既绌,左右效忠之辈进献利策,多在可以无取、可已取之间。意为伤廉尚小,不妨姑试。利径一开,万难再窒,情移势逼,欲罢不能,或被下人牵鼻,或受上官掣肘,卒之利尽归人,害独归己。败以身殉,不败亦殃及子孙”。
三、 贪污的危害
以上从正面分析了清代官箴中的廉政理念,除此以外,清代官箴还对贪污本身进行了分析,说明贪污的危害,以此强调廉政的理念。贪污的危害,轻则危害几身,重则影响社会。“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知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清代官员方大湜总结前人的观点,认为做官员贪污的危害可以归结为六个方面:
坏人心术。因为贪者一心求利,故必至于颠倒黑白。“若不知有民,只知有利,则未讼之先,惟恐富者之不讼。既讼之后,又恐讼者之不富,且恐讼而富者之不穷,势必瞒心昧己,颠倒是非,即是非难于颠倒,亦必曲意庇护,于万无一是之中力求其是。……堂上万语千言,堂下敲骨吸髓,总不外顾照一贿字……如此存心,坏乎不坏?”
败坏风俗。人心术之坏必然导致社会风俗之败坏。如前所举,官员求利而罔顾是非,长此以往必导致社会正义遭到践踏,黑白颠倒。
毁坏名声。好的名声是一个人的无形财富,对清代的官员而言,清廉的名声至为重要,不仅是其升官的重要依据,还是社会对其评价的重要标准。因为顶着贪污名声的官员不仅晋升无望,还会遭到他人的唾弃。
触犯国法。古今中外,历朝历代的法律都禁止官员的贪污行为,并对其罪行有严格的规定。
有辱祖宗。贪污不仅对官员个人的名声造成影响,还会对其家人尤其是长辈祖先造成不好的影响。
毒害子孙。方大湜认为财富过多对子孙并不是一件好事,贤者则会损其志,愚者则会益其过,甚至有可能受到株连。
此外,方大湜还提出官不必贪的理由也有六个:一是官员贪污必经胥吏之手,自己所拿到的可能只是贿赂的一小部分,而一旦东窗事发则要承担全部责任;二是其他人可能会以此对官员进行要挟,使自己陷于任人宰割之境地;三是贪官还会被下属看不起,降低自己的威信;四是由贪污而导致的是非黑白颠倒有被推翻并被追责的风险;五是被同僚知晓会有损自己的声誉;六是被上司知道,则是自掘坟墓。
关于官员如何预防贪污行为的发生,清代官箴从两个角度进行了解答。首先,对贪污的预防不仅要聚焦于重大事项,还要注意一些细小的行为。因为很多重大的贪污事件皆是从细小的小事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贪欲二字,坏尽世间人。得便宜处再往,得便宜事再做……今日进得一步,明日又求进一步”,“其始偶然,继乃常然,久且习为固然而忘其所以然”。所以官员在刚踏上仕途的时候就要自觉抵制贪污的恶习,以免越陷越深。其次,对贪污的预防贯穿官员政治生涯始终,不能有丝毫懈怠。“有初筮仕时,犹能矜持,至老境却低回就之着,只缘渐渐以官为家,以财为性命耳”。
(作者:曲长海 单位: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大别山廉政文化研究与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辽ICP备14002303号-2
学院地址: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松坡里129号 | 邮编:121000
招生热线:0416-3920766 3920767 3920768 3920770 39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