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院首页
理论文库
组织设置
组织制度
组织工作动态
党员风采
学习园地
省级样板支部建设
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党建工作 >> 省级样板支部建设 >> 理论文库 >> 正文
理论文库

深刻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

发布时间:2020-05-13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华民族重视劳动教育优良传统的光大弘扬,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要途径。

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观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强调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奠基性作用,“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一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界及“人的自然存在”的历史。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是对象性的现实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劳动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依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劳动是“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是美好生活的第一需要。而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与劳动相结合是未来教育的特征。可见,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观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不仅创造财富,而且对于塑造人的身心健康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所指出,“一个人‘在通常的健康、体力、精神、技能、技巧的状况下’,也有从事一份正常的劳动和停止安逸的需要”。

重视劳动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国劳动教育源远流长。“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先民就告诫世人唯有辛勤劳动才不会缺衣少食。他们不仅懂得劳动的重要性,而且教育子女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果实,以积极的态度参加劳动。我国儒家提出的大同社会所描绘的“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就内含对有劳动能力的人应当劳动的伦理要求。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和明末清初的《朱子家训》,都注重通过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作为我国古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典型形式,耕读传家是我国古人非常推崇的社会风尚。“耕”指从事农业劳动;“读”即读书、学习。耕读不仅拓宽了教育的社会基础,促使读书人自食其力,同时也成为其培养品格、磨砺心性的重要方式。

加强劳动教育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要途径

新时代是劳动者的时代、奋斗者的时代。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需要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需要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广大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这既是破解他们怎样获得人生幸福的现实命题,又是关系能否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大课题。但是,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有时被淡化、弱化。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在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对此,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把劳动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完善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以劳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协同育人,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热爱劳动的意识、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努力培育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系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副教授)



版权所有: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辽ICP备14002303号-2

学院地址: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松坡里129号  |  邮编:121000

招生热线:0416-3920766 3920767 3920768 3920770 39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