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方向和着力点?
靳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建议》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要坚持和完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发挥人民团体作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汇聚智慧和力量。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完善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运行和监督机制,促进司法公正,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促使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
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治理效能的提升。《建议》提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要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提高行政效能,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服务效率,有效节约和降低行政成本,建设法治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建议》提出“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要求,表明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国家治理效能实现新提升、取得新突破的关键领域。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等,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没有安全,国家治理效能提升便无从谈起。《建议》设置专章对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全面部署。要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健全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健全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人才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为实现更加安全的发展保驾护航。
当前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更加凸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的重要性。如何健全这一体制机制,提升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马宝成: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优势。实践证明,只有加强党对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有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做到有力防灾减灾救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的坚强领导为全国人民抗击疫情坚定了信心、凝聚了力量、指明了方向。在抵御重大风险挑战中,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优势,把党的领导贯穿到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发挥综合指挥体制优势。2018年4月,应急管理部正式挂牌,整合了11个部门的13项职责,应对突发事件的整体性协同性显著增强。要在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协调指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支持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常态减灾、应急救援、过渡安置、恢复重建等,形成共同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项工作的强大合力。
发挥协调联动运行机制优势。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应急管理协调联动运行机制更为成熟。要进一步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健全应急预案体系,落实各环节责任和措施。强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支撑,依靠科技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将协调联动运行机制优势不断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应急管理效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如何理解这一要求?
冯霞:网格化管理是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有效方式。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网格化管理在社区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需要进一步优化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网格事项流转处置、网格管理事项清单等工作机制,发挥基层网格的更大作用。
当前,人民群众对基层公共服务的期待更加广泛多样,这对基层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基层治理依然面临力量不足、资源有限、多头管理、负担过重等问题,迫切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打造精细化服务平台,建构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使基层有条件、有能力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细化服务。
行之有效的网格化管理以及精准精细的公共服务,其背后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的集成运用。要进一步打通基层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促进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对各类信息的统一分析、研判、归类和综合处理,为基层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要构建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既是在党的领导下,政府、社会、个人等共同参与、共同出力的开放平台,也是注重治理成果人人享有的共享平台。构建基层管理服务平台,需要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责,把该由政府管的事务管好、管到位,还要创新完善社会各方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体系,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方式和途径,培育形成良好的基层治理生态。
版权所有: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辽ICP备14002303号-2
学院地址: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松坡里129号 | 邮编:121000
招生热线:0416-3920766 3920767 3920768 3920770 39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