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园地 >> 理论学习 >> 正文
理论学习

用信息化提升组织力——基层党建的有力抓手

发布时间:2018-09-25

        党建信息化是基层推进党建工作的好形式、好办法。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注意将思想认识与工作方式、形式与内容、创新工作与凝聚力量相统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政治功能,牢牢把握服务党员、服务党组织建设的基本功能,扬信息化建设之长,避信息化建设之短,使信息化建设真正成为基层党建的有力抓手。

        党建信息化工程是推进基层党的建设发展的新生长点

        党的十九大提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一项重要抓手。随着中央对信息化工作规划的全面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得以深入开展。截至党的十九大前,全国建立党建网站2万多家,开办党员教育电视栏目1900个,开通党员教育手机报6900个、微信易信公众号2.6万个。完成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央平台、地方平台和70多万个乡村终端站点的改版升级。

        很多地方省市在党建信息化建设上,也下了很大功夫:福建省建成省级“党员e家”,全省9.98万个党组织和199.77万名党员入驻,入驻率超过90%,在线转接党员组织关系2.6万次;宁夏自治区建立支部党员微信群3000多个,覆盖党员近20万人,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人走千里一线牵”;河北省依托组工网研发“党员排查清理系统”,建立贯通省市县的违纪违法党员数据库,为排查清理违纪违法党员提供基础支撑;山东省面对省内32.4万个党组织、662.3万名党员,基层党组织面广量大,党员数量多、流动性强的现状,开发建设“灯塔—党建在线”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明确“党建宣传新阵地、工作交流新平台、教育管理新载体、凝聚力量新渠道、信息收集新方式、数据分析新手段”的目标定位,已建设1个门户网站、6个宣传网、3个教育网、3个网上教育基地、19个组织工作业务应用系统和4个数据库。可见,我国党建信息化建设规模正在快速拓展。

        党建信息化工作的发展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并在以下几个方面显示了其突出特点:一是动态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量和阅读量都大大增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经把人们的生活带入了互联互通的交流沟通平台。大数据所体现的即时开放、群体沟通、影响快速的优势已经在广大基层党组织活动中展现出来。党内信息发布、党内活动记录以及日常党务工作,大部分内容都是在动态发布、动态更新中管理运行的。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处理大量的动态性信息,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与形式。

        二是规范性。党建信息化对于规范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党务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流程和基础数据、基础资料、基础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信息系统进行规范。特别是对于一些程序性工作,比如,支部活动、党内民主生活、党内会议、党内监督考核等,针对其关键环节、重要工作流程,通过程序性设置可以实现党务工作的规范性要求。对于动态性信息的跟踪、把握、管理也能体现出规范性要求。

        三是对应性。基层党建信息化使上级党组织对基层组织和党员的管理更加直观、简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个人的信息都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化平台实现一对一、多对一管理,特别是微博、微信、客户端的出现,使得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个人情况的掌握更加便利、直接。实名登记注册、实名管理,可以建立个人党务活动档案,也可以建立跨地区、跨单位的党务档案监督系统。在使用基础资源的同时,还可以建设党内统计、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状况分析、舆情收集等数据库,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为党内相关问题的决策提供依据。

        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认识误区

        党建信息化是基层推进党建工作的好形式、好办法。但是,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思想认识与工作方式相统一的问题。党建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要推进党建工作的深入发展。对         基层组织而言,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基层党组织出现了以下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事事依靠网络的思想。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同志寄希望于网络能够解决一切党务工作。特别是在落实党建工作规范化的过程中,很多同志想通过网络设置一劳永逸地解决党务工作实际操作过程的各种问题。一些地方把党务工作模块化、流程化,按照各种固定流程完成组织要求的规范性任务。这在许多基层党组织都有表现,这种做法导致了一些同志形成了严重依赖网络信息平台的工作习惯,机械地执行工作流程,从而忽视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误区之二:用“键对键”代替“面对面”的思想,即用网络交流代替传统工作交流的思想。基层党组织在处理工作的时候,网络交流的工作比例越来越高,但这种比例的提升并不意味着网络交流可以完全取代传统工作交流。也就是说,“键对键”不必然等于“面对面”。不回避现实矛盾,多跑腿、多用心、多观察是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面对面地了解党员群众的实际情况、倾听党员群众的反馈声音,才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政策,才能使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基层。

        误区之三:党务工作“一亩三分地”的思想。基层党务工作在信息化建设上容易形成“自留地”意识,因为一个基层单位有一个基层单位的工作需求和自身特点,建立的信息系统往往都是以基层党组织为单位的。这样就容易出现横向联系不足,甚至形成“信息孤岛”“数据烟囱”。党中央要求建设“三型”党组织,其中有一条就是要建设服务型组织,这个服务包括“信息服务”。缺乏基层党组织间的横向联系,形成信息“孤岛”,也是当前基层党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次是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问题。基层党建信息化推进速度很快,但发展中随之出现一些问题,其中一点就是重形式、轻内容。有的地方的信息化平台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强调“留痕管理”,一些基层干部深受形式主义之苦。据报道,有基层干部讲,“睡觉起来微信工作群信息爆炸、每天必须签到打卡、副手每次出门都要带五部手机、每部手机24小时开机……”还有的地方只注重建立客户端,在形式上实现了信息化,而在内容上却做不到信息化,也就是说,有的地方上线的党政客户端存在着名实不符的现象。据报道,记者发现一些地方虽然建立了客户端,但却没有完整展示其提出的服务功能,里面除了一张风景图片外,没有任何内容。有的微信账号长期没有更新。“很多这类客户端都是‘僵尸端’,想想前期的巨大投入,实在让人心疼。”说起目前正在管理的一堆端口,曾为某省多个政府部门开发网站和客户端的一位工作人员连连摇头。与政务微博和微信相比,政务APP往往耗资不菲。“一部分已经不更新了,但协议期内还需要人工运营。” “有时候我在后台一看,客户端上一篇文章就两三个阅读量,还是供稿人自己点的。”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到一些地方在党建信息化中的一个问题,即基层党建信息化不仅是要有形式,更需要实实在在的内容。

        最后是创新工作与凝聚力量相统一的问题。基层党的建设既强调结果,同时也强调过程,是过程和结果的有机统一。一些地方基层党组织过于注重工作创新带来的结果,特别是一些指标性的标准和要求。在工作中,把主要精力放在监督与考核管理上,反而把党的优良传统,比如,思想政治工作简单化、技术化了,这对于从事党务工作的主体——党员而言,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如果党组织工作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量”化管理工作,那么党员群体的“质”怎样体现?这个“质”来自于党员思想上、政治上的自觉,这种自觉性不是简单的数字可以“量”化的。如果基层党组织中出现将手机办公取代实地调研、用手机“微党课”代替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甚至出现“埋头苦干的不如群里发帖秀辛苦、表决心的”等现象,将对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组织力产生现实挑战。

        提高党建信息化水平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

        第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政治功能,进一步明确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的根本要求。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政治建设体现在基层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党员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中。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要进一步明确根本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第一位,从创新党建工作形式入手,不断改进组织工作方式,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和水平,降低组织工作成本,为党组织和党员群体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和技术服务,为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服务。

         第二,用好信息化载体,开创新时代基层党建的新局面。基层党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方式方法是新时代赋予党的建设的重要使命。提升基层党建的信息化程度和水平是党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客观要求,是新时代改进探索党建工作的重要选择。党建信息化以新技术为支撑,以党组织建设为网络基点,形成基层党建的数字化管理体系。这对于全面、系统、准确掌握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情况具有重大基础性意义。

        第三,牢牢把握服务党员、服务党组织建设的基本功能,扬信息化建设之长,避信息化建设之短。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要体现“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从党的建设发展战略规划出发,从党内发展面临的基本问题出发,针对党员干部关心的重大问题、难题,结合信息化自身的优势,探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路径。既不能跟风搞“高大上”项目,也不能搞有名无实的“样子工程”,更不能成为庸政懒政者挟以自重的名目。要把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党的建设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把技术性改造与推动党建业务发展结合起来,解决基层党建中最亟需解决的问题,满足基层党员干部最迫切的需要。也就是说,真正做到服务党组织建设之所需、服务党员之所想,这是当前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第四,党建信息化建设不可忽视“人”的因素。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是加强和提升基层组织力的工程。建设党的信息化工程并不意味着可以解决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所有问题,党员干部不能有完全依赖信息化平台完成一切党建工作的观念。信息化建设是在人的领导下进行的,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推进党建信息化工作的必要条件,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党组织和每个党员的能力水平。因此,人民的公仆不能变成手机、微信等信息化平台的仆人。进一步讲,我们要利用信息化平台发扬光大党的优良传统,比如,党中央始终强调的三大作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等。从这方面看,技术平台替代不了人的作用。

        另外,在发挥人的作用上,我们也要注意加强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干部,要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提高通过互联网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各级干部要不断提高四种能力: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党的信息化建设队伍,是一支既坚持政治标准,又具有高素质专业能力的队伍;也是一支是既强调政治过硬,又强调本领高强的队伍。这样的队伍是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必备的人才队伍。

第五,党建信息化建设要体现出对党员干部的关心爱护。党建信息化建设既要具有管理的刚性要求,又要探索了解党员干部职业发展预期、日常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为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的柔性管理机制创造条件。探索以事业发展引领党员干部,以精神为主激励干部的机制,以正向激励鼓舞带动全体党员干部,不断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水平。


版权所有: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辽ICP备14002303号-2

学院地址: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松坡里129号  |  邮编:121000

招生热线:0416-3920766 3920767 3920768 3920770 3920520